新闻中心
国机精神楷模——记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黄锡璆博士
来源:新海俊 | 作者:xinhaijun | 发布时间: 2014-04-18 | 203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找到黄锡璆来做佛山医院,起因多少有些偶然。

原佛山医院副院长谭伟棠当年正好负责医院的基建工作。他回忆说,1992年底,佛山市决定建一个定位比较高的新医院。原佛山市副市长梅彼得带队到卫生部,去了解国内哪个设计院做医院建筑比较有经验。那天黄锡璆正好去卫生部公干,卫生部的同志就对梅市长说,有一个做医院建筑设计的博士就在卫生部。于是,双方在卫生部见了一面。

“我们从北京回到佛山没多久,黄博士就从北京赶过来了,我们很感动。我们感到黄博士改变中国医院面貌的心情很迫切,他说我们完全可以把医院做得很好。”谭伟棠说。

据谭伟棠回忆,当时佛山市曾经想把这个项目交给国内某大机构下属一个设计单位,但感觉他们对医院功能并不很熟悉,最后经过方案投标,还是把项目交给了黄锡璆。

“我觉得黄博士有两条是其他设计师不太具备的。第一,他毕竟是留学归来的博士,对现代医院设计内涵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二,黄博士是把这个项目当成事业来做,他很想跟甲方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而且很有信心能做好这个事情。这种感觉溢于言表。”谭伟棠说。

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黄锡璆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施展拳脚的机会。尤为难得的是,佛山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作为业主的佛山医院管理层思想开放,对黄锡璆也非常信任,业主资金实力也比较雄厚,给予他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杰出的设计师遇上难得的业主,终于成就了一段医院建筑史上的佳话,并开创了中国医院建筑的新纪元。佛山医院让黄锡璆在国外学习的新理念有了集中展示的机会。设计过程中,他与业主方反复沟通磨合,结合项目资金、技术、业务流程、地域文化和未来发展等多种复杂因素,极力说服、引导业主接受国际先进医院设计的新概念与新技术;结合多年来对中国医院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开创性地在佛山医院设计中运用方格网络交通模式设计、医院主街设计,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半集中式布局。多通道式影像中心、生物洁净手术部、下沉式广场、自动扶梯、200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等均属国内医院首次采用。

“佛山医院刚建成时,大家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比如,在佛山医院之前,国内的医院入口厅都比较小,没有宽敞的门诊大厅;佛山医院建好后,有人说,这么大一个厅,太浪费了。但是黄博士很有创见,也很有远见——其实,欧美医院也没有中国这种门诊大厅,因为他们多是预约式就医;中国一是人多,二是比较落后,大家想看病都是直接上医院,不预约。所以需要门诊大厅。现在哪个医院没有门诊大厅?他引领了中国医院建设的模式。”谭伟棠说。

这种远见不只体现在门诊大厅上。黄锡璆准备给佛山医院设计两层地下停车场,但当时院方不赞成做地下停车场——其他地方建地下停车场都可以,就是医院不可以,一进医院就到地下,多不吉利呀。当时这个思想很有代表性,黄锡璆与院方反复沟通后,佛山医院只建了一层地下停车场。然而,私家车越来越多,大家的思想理念也在变,几年过去,医院一层地下停车场已经不够用了。

由于没有听从黄锡璆的意见,佛山医院的检验科,也留下了遗憾。

佛山医院的检验科是当时国内管理最好的检验科之一。黄博士认为化验室设备变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开间有利于模块化组合。但检验科坚持要小隔间、分科室管理。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检验科的同志自己也觉得确实不好用,后悔当初应该听设计师的意见,现在很多医院检验科都是大开间,全自动生化分析都是流水作业。

不过,这些只是小缺憾。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佛山医院成为中国医院建筑的里程碑,成为中国现代化医院建筑的标杆工程。

“医院启用当年,就创下日门诊量4600人次的历史纪录,甚至珠三角、港澳地区的人也过来看病。国内有基建任务的三甲医院那个时候基本都来参观过,我印象中来参观过的医院有一两千家。好多医院的管理者都是医生出身,不懂,给图也看不懂,但是到现场一看就明白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确实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这里有两个二级医院,设计师基本是按照我们佛山医院画的图;他们说看了很多医院,翻来覆去觉得我们这个医院布局是最好用的。”谭伟棠说。

从设计到现在,18年过去了,佛山医院至今仍然是驰名珠三角的综合医疗中心。它已经成为佛山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佛山人民的骄傲。2009年,佛山医院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是全国数万家医院中获奖的三家医院之一。

“我们做了起码一百多所医院,全新的医院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改造,包括北大医院、北医三院、朝阳医院都是改造,这些改扩建项目,单体可能很好,但是整体看缺胳膊少腿,而佛山医院是一个完整的、按新模式建的医院。”黄锡璆说。

佛山人没有忘记黄锡璆。为感谢他,佛山医院在院区内树立起黄锡璆博士铭石——洁白的汉白玉基座上,用青铜铸就黄锡璆博士浮雕头像。这是国内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为建筑师设立的铭石,是业主对建筑师的最高褒奖。

“其实,黄博士本人一开始并不同意为他树立雕像,博士的集体荣誉观念特别强,他说这个项目是大家做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我们认为,这个雕像不光是代表你个人,是对建筑师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中元的肯定。”谭伟棠说,2009626日,佛山医院为黄锡璆博士雕像举行揭幕仪式。

 

河北省人民医院——医院改扩建的典范之作

实践是最好的证明,业绩是最好的广告。

佛山医院让黄锡璆和中国中元一举成名。此后,一些大医院主动找上门来,中国中元在医疗建筑设计市场上频频中标,业务发展步入快车道。

不过,像佛山医院这种完全新建的大医院是很少的——小医院新建的比较多,但大型医院几乎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扩建。与新建医院不同的是,改扩建项目不仅要在有限的用地上规划合理的医疗流程,还要照顾到原有建筑的状况和交通流线等,以利资源整合,交通重组,同时需要合理安排分期建设,以保障医院基本运营。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

黄锡璆不仅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最美的图画,也可以让一幅旧图焕然一新。

河北省人民医院正是黄锡璆在大型医院改扩建项目方面的杰作。中国中元承接这个项目,也得益于佛山医院的影响力。“当年因为一个出差的机会,我到佛山去了一趟。我觉得佛山医院确实做得很专业、很现代化。所以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见到了黄博士,希望他来帮助我们医院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河北省人民医院院长赵文清说。

赵文清回忆说,在承接河北省人民医院项目之前,他在河北省第四人民医院当副院长,就已经与中国中元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四院这个项目招标的时候,有一个讲标的程序,最后一轮剩下了两家。讲标的时候,另一家设计院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做了幻灯片、图表;黄博士来讲标的时候,因为临时通知,什么也没有拿,没有做具体的方案和图表。但是我们那次招标很特殊,不是由专家来评选,而是医院100多个中层干部坐在会堂听。黄博士讲了什么是现代化医院,现代化医院都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怎样才能做成一个现代化的医院。那次讲标实际就是给我们的职工上了一堂课。讲完以后,虽然他对我们医院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方案,但是我们投票的时候,90%左右投给了黄博士。黄博士对医院建筑的理解、知识、造诣,征服了大家,大家认为要让这样的人设计才比较放心。”

河北四院项目做完以后,反响很好。“四院的项目用地只有80×90米的底,建筑基底为4200平方米,包括1200平方米左右的大厅,设计对门诊、医技、病房各部分的流程做了仔细安排。整个工程完工以后,效果非常好,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上百家的医院去参观,头一年就有三个电视剧在那儿拍外景。”赵文清说。

先进典型
党的建设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