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锡璆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新海俊 | 作者:xinhaijun | 发布时间: 2014-04-18 | 99225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博士那么大年纪了,出差在外再重的包,从来都是自己拎,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想给博士拎包都不容易啊。’”年轻人遇到问题常常向黄锡璆请教,哪怕是他再忙,哪怕是在他看来再简单的问题,他都会很耐心地讲解,而且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找博士审图、问问题,博士从来就不会说不。” 助手小梁说。

虽然黄锡璆在业内有很高的声望和名誉,但他却一贯谦逊低调、平等待人。他经常会收到来信,业务往来、同行旧友的信他一一回复。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医院寄来建设图纸请他提意见,或者是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写信来请教某几个医疗建筑专用名词的翻译问题,他都会一一认真回复。每每去开学术交流会,黄锡璆都会从头听到尾。中国中元医疗院辛春华所长说:“有时遇到有人讲得不好我就想溜号,可是看博士还在那里听得那么认真,我想溜号都不好意思。”在黄锡璆看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发言都有值得汲取的地方。

对待业主,黄锡璆从来不摆专家的谱。河北省人民医院院长赵文清说:“黄博士来我们这里做调查,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每个科室每个人讲的他都认真记录,有的要求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黄博士还是认真地记。”黄锡璆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管多么不现实的要求,只要是使用者提出来的,就表明有这方面的需要,即使现在解决不了,也应该去认真了解,也许这就能成为创新的线索与突破口。河北省人民医院与中国中元的合作长达十几年,该院基建科的科长说:“我们赵文清院长对中元真的是情有独钟啊!” 而这情有独钟的背后,离不开黄锡璆的谦虚与真诚。有一次由于客观原因图纸没有按时交付,赵文清院长大为不满,当众质问责备,年过七旬的黄锡璆默默地听着,不争辩、不解释。“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没有按时交付就是没理由,就应该接受业主的批评。”有一次公用车辆出了故障,但为了准时赴约,黄锡璆就一个人去乘长途车,不小心被黑车司机骗上车,一路走走停停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才从北京赶到石家庄,令业主大为感动。

面对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院建筑,黄锡璆从不居功自傲,只淡淡地说一句:这都是团队的功劳。

曾经的业主佛山医院谭院长这样评价他:“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他没有杂念,他的心很干净。”

做纯粹的人,需要精神,更需要一生的坚守。数十年如一日,黄锡璆博士忠诚报国、献身医疗建筑的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扎根基层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深深感染着每一位中国中元人,每一位国机人,每一位和他交往过、共事过的人。他当之无愧地为国机集团科技工作者树起一座丰碑。


先进典型
党的建设
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