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严以律己,防微杜渐
来源:海俊公司 | 作者:xinhaijun | 发布时间: 2015-08-11 | 430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个人的犯罪会使几代人抬不起头。再说,一个人为了一点私欲,整日在恐惧中度过,生活质量岂不跌入低谷?

明代吕坤曾说过“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也就是说,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有如履薄冰之忧,才不敢有忘乎所以之举,努力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无可置疑,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也是党员中出类拔萃的精英,并且这些成绩都是靠个人奋斗一步一步取得的,但如果居功自傲,平时不持续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目中无法,行私舞弊,那么终有一天会得到惩罚,断送自己的远大前程。这种惨剧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所以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要防微杜渐,时刻不要忘记“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组织纪律和法律。

2、敬畏手中的权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严以用权的要求,必须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所谓定力,是人们在处事过程中把握和实现预期目标的意志力。有了定力必“胸中器局不凡”,刚毅执着,志在必成,否则“胸中先乱,何以临事?”要想做到此,首先,树立正确权力观。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树立正确权力观,应明确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等道理,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党章的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带头依法办事,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三,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关键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内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评。

3、敬畏群众

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长蔓延。